最近有没有发现,咱们国家的游戏圈里掀起了一股“分级风”?没错,就是那个让家长们操碎了心、让游戏玩家们议论纷纷的游戏分级制度。今天,就让我带你来一探究竟,看看这股分级风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分级风起:一场关于成长的守护战

还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说:“这游戏太暴力了,不适合你!”那时候,我们总是好奇地望着那些充满刺激的游戏画面,心想:“为什么我不能玩?”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游戏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游戏中的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却让家长们忧心忡忡。于是,游戏分级制度应运而生。
分级制度:一场成长的守护战

那么,什么是游戏分级制度呢?简单来说,就是根据游戏的内容和适合的年龄段,将游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这样一来,家长们就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为孩子挑选合适的游戏,避免他们接触到不适合的内容。
在我国,游戏分级制度已经经历了多次讨论和修订。从最初的《中国绿色游戏评测与推荐制度》,到如今的《网络游戏适龄提示》团体标准,分级制度逐渐走向成熟。
分级制度:具体是如何实施的?

首先,游戏开发者需要在游戏中添加适龄提示,明确告知玩家该游戏适合哪个年龄段的人玩。其次,游戏平台需要对游戏进行审核,确保游戏内容符合分级标准。家长们可以通过实名认证、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为孩子设置游戏权限。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游戏分级制度还借鉴了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比如,美国的ESRB分级制度、日本的CERO分级制度等。这些分级制度都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分级制度的实施效果
分级制度的实施,将有助于以下几方面:
1. 保护未成年人:通过限制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合自己年龄的游戏内容,降低游戏成瘾的风险。
2. 引导玩家理性消费:让玩家更加清晰地了解游戏内容,从而理性选择游戏。
国外游戏分级规则了解一下
你知道吗,分级制度在国外已经实行了很长时间。比如,美国的ESRB分级制度,将游戏分为以下6级:
- EC级(Early Childhood,幼儿):适合3岁或以上玩家
- E级(Everyone,所有人):适合6岁或以上玩家
- E10级(Everyone 10,10岁以上):适合10岁或以上玩家
- T级(Teen,青少年):适合13岁或以上玩家
- M级(Mature,成人):适合17岁或以上玩家
- AO级(Adults Only,成人限定):限18岁以上成人玩家
日本的CERO分级制度则将游戏分为以下4级:
- A级:全年龄对象
- B级:12岁以上对象
- C级:15岁以上对象
- D级:17岁以上对象
- Z级:仅限18岁以上对象
而欧洲的PEGI分级制度,则将游戏分为以下5个类别:
- 3岁以上
- 7岁以上
- 12岁以上
- 16岁以上
- 18岁以上
国内游戏分级标准新鲜出炉,没有18+
2020年12月19日,国内终于通过了一部对于游戏分级的标准——《网络游戏适龄提示》团体标准。这项标准规定了年龄阶段8、12、16三个年龄层,也就是包括了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这三类,并没有新增18给成年人的分类。
为什么没有18?想必这一点有很多人不解。原来在2019年,有一个游戏的草案,讲年龄段划分为6、12、16、18四个级别,现在正式划分之后取消了18,主要是因为会跟国外的标准相模糊,毕竟国外的18游戏很黄很暴力,会让一些年轻人把持不住,容易产生冲动。为了保护国内的游戏环境,所以直接将18删除了。
在游戏分级面前,我们被认定为“未成年人”
游戏分级在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一刀切”,血是绿色的”,子弹击中目标只会出现闪光,在《和平精英》中被击败了还得双手奉上盒子”并挥手告别等“和谐”画面,作为国内玩家对这些已经是习以为常。
相较于国外,游戏分级就相对于成熟,分级标准主要有ESRB分级、CERO分级、GSRR分级、PEGI分级。根据不同分级标准规定了游戏所应该面向的不同年龄段,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维护成人权益。
如今,人民网公布了我国的《游戏适龄提示草案》,本以为也会将游戏细分,可仔细看过之后才发现,这分的什么玩意儿?和没分有区别吗?
游戏分级制度的实施,对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引导玩家理性消费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游戏分级制度会更加完善,为玩家们带来更加健康、绿色的游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