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们,你是否还记得那些儿时无忧无虑的日子?那时候,我们追逐着阳光,嬉戏在田野间,那些充满童趣的民俗游戏,如今回想起来,依旧让人回味无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重温那些经典民俗游戏的魅力吧!
一、滚铁环:童年记忆中的旋转木马

还记得那个手拿带钩的控制棒,铁环在你的指挥下随心所欲地滚动的场景吗?那时候,不论是铁环、竹环,只要是环都能拿来滚。趟水塘,过路障,正钩滚,反钩滚,不仅练技能,更能练体能。假如呼啦圈能帮你减肥,我建议你去滚铁环,绝对能减肥,而且健美。
二、笃笃笃:卖糖粥的童谣,童年的味道

“笃、笃、笃,卖糖粥,三斤核桃四斤壳,吃侬肉,还侬壳,张家老伯伯,问依讨只小花狗。”这首儿歌形象、生动、有童趣,听了叫人忍俊不禁。那时候,我们不会去记载这样的儿歌,只是孩子们在游戏中传唱,这是他们自己创作的喜爱作品。
三、盯橄榄核:指尖上的艺术

用橄榄核作玩具,这在当时的男孩子中风行一时。在地上划个方框,各自摆上自己的橄榄核。瞄准、拉开、放,有时嘴也帮着发力:“出去!”目标被击出框,可再盯,反之被别人盯,以此类推。由于橄榄核是两头尖中间胖的造型,大小不一,胖瘦不等,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要盯准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嵌在地砖缝隙里的,即使盯到它也无济于事,还有的则是把橄榄核的一头磨出一个子面,或是把橄榄核的两头都磨掉,一枚小小的橄榄核在他们手上能玩得乌黑发亮,能玩得花样百出,能玩到在睡梦中也在心痛输掉的大宝将”,惦记着小黑皮”手里的王中王”。
四、春节民俗游戏: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春节作为我国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个传统佳节,全国各地关于如何庆贺这个节日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比如,打宝、洋画、翻绳、击鼓传花、滚铁圈、抽陀螺等,这些游戏不仅丰富了节日的喜庆氛围,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1. 打宝:一人把“宝”放在地上,另一人用自己的“宝”往对方“宝”旁边用力砸,靠气流把它冲翻,也有直接往“宝”上砸的。
2. 洋画:拿着从小商店买来的“洋画”,凑在一起放在桌子上,采用“拍”和“吸”两种方式让洋画翻过来,连续翻身为胜。
3. 翻绳:拿一根毛线,两边接起来,在手中经过一定的变换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
4. 击鼓传花:规则大家都知道,就不多介绍了。
5. 滚铁圈:用竹竿推着铁环在地上转,叫做滚铁圈。
6. 抽陀螺:一般孩子抽陀螺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水平抽法,而第二种则是垂直抽法。一般孩子们玩陀螺有两种比赛方式。第一叫做分边法是将参加的人分成两组,然后大家一起抽陀螺,看看那一组的陀螺先倒在地。倒在地上的陀螺,就称为“死陀螺”,只有任一方抽到对方的陀螺,才能将其变为“活陀螺”。
五、春分活动:春意盎然的民俗游戏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四个节气。春分寓意着春生美好,万事可期。春分时节,北师大石家庄附校北校区的校园里,气候温和宜人,阳光明媚,处处草长莺飞,百花争艳,海棠、梨花、木兰等次第开放,柳青莺飞校园旺,桃红李白迎春黄,天地间迎来花红柳绿、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之景象。
1. 春分竖蛋:春分竖蛋,也称春分立蛋,是指在每年春分这一天,各地民间流行的竖蛋游戏。这个中国习俗也早已传到国外,成为世界游戏。4000年前,中华民族先民就开始以此庆贺春天的来临,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流传至今。
2. 放风筝:春天是放风筝的好时节,一根长长丝线,拴着七彩纸鸢。一头扯在孩童手中,一头飞向苍穹遥远。看孩子们亲手制作的风筝,一个个飞向天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