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心好累,游戏中的情感挣扎与成长

小编

亲爱的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是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屏幕上游戏角色在激烈战斗,可你的心却像是被掏空了一般,累得不行?没错,说的就是你,游戏心好累的我们!

游戏,为何让人如此疲惫?

游戏心好累,游戏中的情感挣扎与成长(图1)

你知道吗,游戏,这个看似轻松愉快的虚拟世界,其实隐藏着许多让人心累的秘密。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那些让人沉迷的游戏,它们是如何一步步将我们拖入“心累”的深渊的。

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86.7%的孩子拥有自己的上网设备。而在《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中,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以男生居多,占比高达93%。其中,约有65%的孩子每天打游戏超过10个小时,更有8%的孩子超过15小时!这不禁让人感叹,游戏,这个看似无害的娱乐方式,竟然能让孩子如此沉迷。

那么,游戏为何如此有魔力,让人欲罢不能呢?首先,游戏设计者巧妙地利用了心理学原理,通过不断升级的挑战、丰厚的奖励和社交互动,激发玩家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快感是短暂的,一旦游戏结束,空虚和疲惫感便会袭来。

游戏心好累,原来是“情绪劳动”在作怪

游戏心好累,游戏中的情感挣扎与成长(图2)

那么,为什么我们在游戏中会感到心累呢?其实,这与一种叫做“情绪劳动”的现象有关。

心理学家霍奇柴尔德将情绪劳动定义为员工要根据组织的情感规则来调整外在行为表达,在工作中表现出令组织满意的情绪状态。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委屈还是动怒,都要管理好个人情绪以符合工作需要。

同样,在游戏中,我们也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需要扮演英雄,有时需要扮演反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以适应游戏中的各种情境。这种情绪上的付出,无疑会消耗我们的能量,让我们感到心累。

游戏,为何让人“上瘾”

游戏心好累,游戏中的情感挣扎与成长(图3)

除了情绪劳动,游戏中的“上瘾”机制也是导致我们心累的重要原因。

研究表明,上瘾大脑与健康大脑在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健康大脑外观饱满,纹路清晰;而上瘾大脑,则萎缩得像是一颗干枯的核桃。而大部分的电子游戏,基本上都是单一的思维模式,短平快、机械性的设定,长期沉溺于这类架构的世界,孩子们会从小固化思维逻辑,从而让他们变得麻木、迟钝,自身感知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将持续衰退。

不仅如此,沉迷游戏世界的他们,往往会忽视现实世界的社交,逐渐变得自闭、不敢与他人交谈,影响其表达能力。同时,由于在游戏中过度追求胜利,容易导致心理和智力层面上的危害。

如何摆脱“游戏心好累”的困境?

既然游戏如此让人心累,那么我们该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游戏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能让它占据我们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其次,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将游戏与其他活动相结合,如运动、阅读、社交等,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缓解游戏心累:

1. 冥想:冥想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提高专注力。

2. 运动:运动可以释放压力,提高身体素质,让我们更有活力。

3. 社交:与朋友、家人交流,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困扰,让生活更加充实。

4. 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摄影等,让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亲爱的你,游戏心好累的我们,让我们一起努力,摆脱困境,过上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