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在遥远的魏晋时期,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在那个战火纷飞、文化繁荣的时代,游戏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探寻那些充满趣味和智慧的魏晋时期游戏吧!
一、象戏:棋盘上的阴阳五行

提起魏晋时期的游戏,不得不提的就是象戏。据史料记载,象戏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北周武帝宇文邕所创。它是一种从秦汉时期的博塞衍化而来的游戏,棋局象征着阴阳五行或兵法玄奥。
象戏的棋盘与后世象棋有很大差别,据《周书·武帝本纪》记载,周武帝曾制《象经》,详细介绍了象戏的形制、玩法和基本规则。而司马光创立的“七国象戏”更是对象戏进行了损益,棋盘南北19道,东西20道,与围棋棋盘类似,共120颗棋子,包括周、齐、楚、燕、韩、赵、魏、秦各17颗。虽然与后来的象棋有很大差距,但象戏与东晋时的四维棋有很多相似之处,最终发展为象棋。
二、藏钩:指尖上的智慧游戏

除了象戏,魏晋时期还有一种简单有趣的娱乐活动——藏钩。藏钩起源于汉武帝的钩弋夫人,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游戏。
藏钩的玩法很简单,一个人藏钩,另一个人猜哪只手里有东西。当然,也可以作为一个集团游戏来玩。据《风土记》记载,在魏晋时期,这个游戏的主要受众是老人、妇女、儿童。藏钩所需要的器具很简单,一开始是带钩,后来逐渐演变成金环、扳指等。
三、九曲流觞:诗酒唱酬的雅事

九曲流觞,又名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它起源于西周初年,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欢庆和娱乐,二是祈福免灾。
九曲流觞的典故源于晋代贵族、会稽内史王羲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位全国军政高官,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九曲流觞活动。当时,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
四、清谈: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火花
清谈是流行于魏晋时期的一种游戏,有点坐而论道、辩论的意思。清谈的内容,多是哲学命题。
那时候有个人叫卫玠,身体瘦弱,漂亮得不得了,是个清谈大师。有次和人清谈,谈了两天,没休息,累死了,后人说是谈杀卫玠。还有种说法是他刚到建康,因为长得太好看了,被人围起来看,看死了,叫看杀卫玠。
这种辩论有无意义呢?有的。佛说法,或孔子传道,其实也是清谈。一问一答,一来一往,是思想的碰撞,智慧的火花自然会留下来,成为经典。
五、齐梁士人:游戏论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齐梁的文学风气十分兴盛。皇室及社会统治阶层发扬隶事游戏,崇尚游戏交友,把文学作为衡量交友过程的重要标准。
齐梁士人用游戏论文化,将引经据典加入到游戏当中,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谈论历史上诸多的学术文化和奇闻异事。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被称为隶事文化。
这股风气虽然在当朝得到了极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拥趸,可是在后世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延续。
魏晋时期的游戏丰富多彩,既有象戏、藏钩、九曲流觞等充满趣味性的游戏,也有清谈、隶事文化等充满智慧的娱乐活动。这些游戏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发展。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感受那个时代的游戏魅力吧!